溫哥華Lipont Place力邦藝術港:活動場地租賃,拍攝場地租賃!

辭職留學讀碩士 2年花費超80萬元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困頓於職業瓶頸期,有人放棄互聯網“大廠”高薪崗位,有人放棄在國企的穩定工作,決定重返校園,從“打工人”的身份變回“學生”。根據新東方教育發布《2023中國留學白皮書》,25歲及以上出國讀碩博意向人群呈上升趨勢,越來越多在職人士希望通過出國留學提升學歷、增強就業競爭力。

有人目標明確,要以碩士學歷換回應屆生身份,再加上此前積累的工作經歷,以期在求職市場中取得更大的優勢。還有人以辭職留學為契機,試圖轉變職業發展的道路,一邊向外學習新知識、一邊向內探索內心的真實想法,可是事與願違,在校招時卻顆粒無收、轉行無果。

對辭職留學者而言,這個決定不是一句輕飄飄的“說走就走”,它承載著突破現實困境的希望。然而,當畢業後再回望這段經歷,有受訪者坦言,最大的收獲或許不是期待中的升職加薪,而是在學習、探索中逐漸充盈的內心。


【人物名片】

何紫盈:前國企電台主持人。辭職後就讀於新南威爾士大學新聞傳播相關碩士項目,時長2年,留學總花費超80萬元。仍在求職中。

阿顧:曾在頭部互聯網公司運營、市場、產品崗工作。辭職後就讀於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相關碩士項目,時長1年,留學總花費約30萬元。目前就職於另一家頭部互聯網公司的產品經理崗。

杜雯:曾在傳媒行業工作。辭職後就讀於英國羅素集團院校之一的市場營銷相關授課型碩士項目,時長1年,留學總花費約40萬元。目前就職於某事業單位。

工作進入瓶頸期

辭職留學尋求職業道路的突破口


北京某國企工作的3年裡,何紫盈從事著自己喜歡的電台節目主持工作。然而,隨著廣播聽眾減少、領導不斷施加壓力,即使是自己喜歡的工作,何紫盈仍感到些許倦怠。另外,部門的改組更是讓何紫盈被迫迎接變化——除了產出廣播節目內容,她需要肩負起更多廣告、營銷的工作,可是這些新工作讓何紫盈感到無所適從。

面對停滯不前的職業發展,她准備好簡歷、重新投入招聘市場。然而,她發現,現如今的招聘行情,早已不是她本科剛畢業時的那副光景了。“和我競爭同一崗位的候選人,學歷幾乎都是研究生起步,雖然我有三年工作經歷,但在學歷這道‘硬實力’關卡上,始終拼不過別人。”

於是,何紫盈將目光投向學制短、學校排名高的境外碩士項目,希望給自己的學歷“鍍金”,以提升自己的招聘競爭力。與此同時,何紫盈也在思考,是否應該借此機會,換一條職業道路,例如,火熱的互聯網運營、品牌營銷等等。“說實話,我當時並未對這些崗位有深入的了解,也未曾想清楚自己究竟是否適合這些崗位。”


抱著對新發展方向的憧憬與幻想,何紫盈將申請目標鎖定在QS世界排名前100的院校,並最終前往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大學攻讀新聞傳播相關碩士學位。



何紫盈在澳大利亞讀書期間拍下的環形碼頭(Circular Quay)

學制短、學校的世界排名高,是吸引在職工作人士留學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留學也是為了讓自己獲得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識。然而,本科畢業於生物專業的阿顧辭職後所入讀的項目,與她二次擇業的目標幾乎毫無關聯。

北京某互聯網公司工作的兩年時間裡,阿顧在運營、市場、產品崗位輾轉,並慢慢明確,自己更喜歡讓“理想”落地成實體的產品崗位,“這能給我帶來成長感。”可是,公司內的惡性競爭、不近人情的企業文化讓她感到疲倦,即便這份工作的薪資令人艷羨,阿顧依然想要另尋出路。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加西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